• 肩痛 請小心!

    不一定是五十肩

    旋轉肌斷裂

    造成肩膀完全舉不起來

    broken image
  • 萬芳團隊的使命

    國內在2007年之前,肩旋轉肌的修補手術,各大醫學中心多為傳統切開手術。許多骨科醫師在使用肩關節鏡,僅止步於「診斷」肩旋轉肌破裂之階段,若遇需修補之構造,仍需要另外進行傳統開放式手術。因此,本團隊於2006年,指派成員前往美國學習此項技術,學成歸國後,用以服務國內病人。


    肩關節的傳統切開手術因受限於肩關節特殊結構,手術結果不盡理想。在不能破壞三角肌及腋神經的條件下;對於較小,較深,活動度較大及較易沾粘的肩關節,傳統切開手術受到限制。


    肩關節鏡手術的特色在於侵入性小、傷口小、恢復期短。傳統之旋轉肌修補手術,病人於肩上之傷口約為五公分,手術過程中必須破壞部分的三角肌才能有可接受之手術視野。但肩關節鏡可將傷口分散為三至四個不到一公分的小傷口,而且不需破壞三角肌。因此,病人術後不會有來自三角肌縫合後之疼痛或是斷裂、無力等等併發症。


    肩關節鏡手術與傳統開放式手術相比,另一優勢在於關節內完整的診斷及治療能力。因肩關節解剖構造較其他關節不同,需透過不同的鏡頭與不同置入點,使肩膀內較深,較立體及細緻部構造,都無所遁形。因此,肩關節鏡被使用於關節內病灶之最終診斷工具,提供最高的靈敏度與精確度,也可依此鏡頭與不同置入點,搭配特殊器械來提供完整治療。


    本團隊於國內發展肩關節鏡,除了大幅提升診斷率之外,更搭配特殊設計的器械,得以將「治療」與「診斷」診斷都融合在關節鏡的視野底下完成。我們的團隊更致力於肩關節鏡手術修補旋轉肌,使旋轉肌的破裂的治療和診斷能夠在同一次完成,使病人能夠真正體驗微創手術的優點,縮短住院時間,減少術後疼痛,沾粘,感染等併發症,為病人帶來更良好的預後。

    從2007年至2024年,本團隊已進行超過1,800例肩關節鏡旋轉肌修補手術(門診肩痛病患也已超過2萬人次)。在臨床實踐中,我們團隊的努力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。我們團隊的肩關節鏡手術已累積豐富經驗,不僅收治了台灣本島的病人,還治療了來自離島和其他國家的病人,並與國際醫療業務合作,治療友邦病人。獲得的病人滿意度高,併發症機率低。在各項指標上,我們的手術品質都位於領先地位。我們的研究成果多次發表於醫學會和期刊上,並獲得了多項獎項的肯定,在學術界有所建樹,也促進了國內外醫療交流和觀摩學習。我們致力於為肩關節疾病的治療和診斷提供最優質的服務,並將持續努力,為患者的健康帶來更大的貢獻。

  • broken image
    broken image
    broken image
  • 認識我們的團隊

    broken image

    莊太元 醫師

    團隊負責人

    美國德州肩關節鏡中心研究醫師

    (Research Fellow of Burkhart SS, San Antonio,

    TX, USA, 2006)

    教育部部定骨科學副教授

   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骨科學科副教授

    經歷:萬芳醫院外傷科主任

    台北林口長庚醫院骨科/外傷科主治醫師

    學歴: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

    網路掛號

    broken image

    黃丞緯 醫師

    專任 骨科主治醫師

    經歷:花蓮慈濟骨科住院醫師

    花蓮慈濟總醫師

    台北榮總代訓總醫師

    台大醫院代訓總醫師

    學歷: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

    網路掛號

  • broken image

    手術住院及復健流程

  • 我們在做什麼

    broken image

    破裂

    broken image

    錨釘植入

    broken image

    縫合

    broken image

    清除發炎

    磨平骨刺

    骨頭端植入錨釘

    肌腱縫回骨頭上

  • 錨釘

    旋轉肌破裂,不論小的或是大的整層破裂,均是肌腱從骨頭端斷掉

    手術是肌腱縫回骨頭上,骨頭端需要錨釘固定

    broken image

    Y-Knot RC(2.8mm)

    Y型全線縫合錨釘(影片)

    分別有2及3條線,可帶針/Ribbons線

    1.固定效果710N

    2.骨頭破壞性最小,保留更多原始骨質

    3.可帶Ribbons線

    broken image

    CrossFT(4.5mm/5.5mm)

    BC材質可吸收縫合錨釘(影片)

    分別有2及3條線,可帶針

    1.固定效果688N

    2.骨頭破壞性小

    3.生物可吸收材質及促進癒合

    4.雙重固定

  • 伸展第一階段:前舉

    伸展第一階段:外轉

    伸展第二階段:前舉

    伸展第二階段:外轉

    伸展第二階段:外轉

    加強腳部位置

    肌力訓練 : 三角肌

  • 肩部基本保養

    broken image

    少做的動作

    不要旋空舉

    可以貼在牆壁舉高

    盡量少懸空舉高或者是側面舉高

    肩膀抬高時 手肘不要側舉

    不要摸背

    不要摸對側

    不要突然間用大力

    比如說打蚊子 蟑螂

    平常可以多熱敷!按摩!

    但是盡量不要被推拿!

    一般來說,年紀過了40歲,就需要保養您的肩膀

    每一個人身體素質不同

    可以做的肩膀動作的範圍也不同